回到 中国资讯网 首页
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主办  
www.china-product.org
中国资讯网 -- 宏观资讯
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共商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之路
分享到:

2018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资讯网北京讯(郭燕春)12月27日,2018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以 “蓝天行动2.0:共识 路径 洞察”为主题,来自学界、政府、媒体、NGO等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如何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此次会议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财经》杂志和中国环境报提供战略媒体支持。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这也意味着,“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圆满收官后,新一轮蓝天行动仍将持续开展。2.0版本蓝天行动的开展路径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城市全面达标,成为会议关注的重点。

会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突破:中国清洁空气之路2013-2017》和《大气中国2018: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两份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10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了22.7%,其中有近130个城市实现PM2.5达标; 74个重点城市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较2013年改善了34.7%和32.2%。

论坛会场

过去五年,燃煤锅炉整治、工业提标改造等重大减排工程被认为是减少PM2.5浓度的有效措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贺克斌在会上介绍,2013至2017年,74个重点城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25微克/立方米,重大减排工程、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各自贡献了10、6.8和4.2微克/立方米,分别占40%、27%和17%。其中,燃煤锅炉整治、工业提标改造、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扬尘综合治理是对PM2.5浓度改善效果较为显著的措施。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说,中国的空气质量在过去五年的改善幅度远高于同时期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大幅缓解了中国公众的呼吸风险,取得了一定的健康效益。但中国城市要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仍需克服PM2.5超标、臭氧污染水平上升等问题,其中,重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达标难度最大。

根据《“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在会上表示,如果中国能延续“十三五”对不同城市的PM2.5浓度下降要求,同时强化对重点区域的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约在2030年前后实现PM2.5浓度全面达标。

贺克斌在会上分析了不同减排强度情景下的达标情况。根据他的研究分析,在强化减排和深度能源结构调整情景下,到2030年,SO2、NOx、一次PM2.5、VOCs排放在2015年基础上可分别削减76.6%、62.0%、60.2%和70.3%左右。74个重点城市均可在2030年实现PM2.5达标,且有近六成的城市可以达到年均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的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二级标准。”

“中国经济转型开始出现,中国进入高耗能工业排放达峰阶段。同时,中国能源转型进展良好,有可能实现低排放能源系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说,“这对于中国城市到2030年达到PM2.5国家标准都是积极的信号。”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所长徐洪磊坦言,运输结构的调整短期内将对公路货运带来一定挑战。据徐洪磊介绍,2017年,道路运输行业共有营运货车1368万辆、2100万从业人员。通过促进“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从业人员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市场监测分析,可积极改善这一状况,让运输结构调整平稳过渡。

针对公众关心的重污染天气问题,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钦文指出,要进一步减少重污染天数,需要提升应急响应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此外,也需要强化过程监督和后评估,确保重污染天气应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闭环管理。

付璐建议,中国的空气质量若要实现全面达标,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包括基于科学研究的协同控制策略、基于成本有效的减排策略以及基于多方参与的监管策略。(责任编辑:刘明)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中国经济网| 光明网| 中国网络电视台| 中广网| 中新网| CCTV| 中国政府网| 百度| 新浪| 搜狐| 凤凰网| 和讯| 雅虎| 网易|

中国资讯网中国资讯网 1998 - 2018
www.china-product.org

中国资讯网 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 主办 京ICP备05002693号
本网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服务概览 | 新闻媒体资讯共享 | 联系我们 |

网络支持:北京创世英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